今天是:
您好,欢迎访问额尔古纳市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!
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
当前位置:首页>>队伍建设
愚人不愚法丨这些玩笑别乱开!法律可不会“放假”
时间:2025-04-0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愉人不‘’愚人‘’

起源于西方的愚人节,如今悄然融入年轻人的生活。每到4月1日,社交平台就成了欢乐的整蛊天地,整蛊段子与趣味视频源源不断。朋友们相互发送假消息逗趣,为平凡日常增添了别样的快乐与惊喜 。

但有人玩笑开过头。编造虚假恐怖信息,在公共场合谎称携带危险物品,引发恐慌,扰乱社会秩序;恶意调侃他人隐私、缺陷或不幸,伤害彼此感情;更有甚者利用愚人节诈骗、敲诈,发假中奖信息骗转账、写威胁信索财。这些行为触碰法律红线,造成恶劣影响。




这些玩笑别乱开!法律可不会“放假”



在这个充满欢乐与玩笑的日子里,人们常常会用各种方式互相捉弄,为生活增添乐趣。但需注意,玩笑一旦过度,越过法律红线,就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。接下来,让我们通过真实案例,了解愚人节期间哪些玩笑不能开。

一、谎报警情不可为

案例:2022年4月1日深夜,河南洛阳一男子酒后拨打119火警电话,称某厂房失火。消防员迅速赶赴现场,却未发现火情,而该男子竟发短信调侃消防员被骗。最终,该男子被行政拘留七日并处五百元罚款。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十五条规定,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。110、119、120等紧急救援电话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资源,恶意谎报不仅浪费公共资源,还可能延误真正需要救援的时机,让他人陷入危险。

二、敲诈勒索玩笑代价大

案例:2019年4月1日,吴某陪妻子值班时,手写“威胁信”,冒充军人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钟某两个儿子的性命作威胁,敲诈勒索60万元,并要求钟某不准报警,将现金放于公交站台花台内。钟某发现信件后报警,吴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。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,敲诈勒索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以玩笑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,达到法定标准,必将受到刑法严惩。

三、伤害他人玩笑切勿有

案例:四川的卢某平日喜欢开玩笑,在愚人节这天,他用高压喷枪朝着工友徐某持续喷了几秒,导致徐某重伤。卢某因犯过失致人重伤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。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,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即便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,但因玩笑导致他人重伤,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。

检察官提醒:愚人节不是“法外之节”,开玩笑应把握尺度,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。务必时刻将法律底线铭记于心,防止因一时兴起而酿成大错、追悔莫及。愿大家的生活,都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充满欢声笑语!



友情链接
版权所有 额尔古纳市人民检察院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